• 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七年制(西安,710061);
  • 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系(西安,710061);
  • 3.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西安,710061);
  • 4.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模拟肩峰撞击征微创建立大鼠慢性肩袖损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慢性肩袖损伤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方法 设计并应用3-D打印技术,以聚醚醚酮材料制备肩峰撞击征大鼠模型植入物。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77.25±22.03)g。随机取一侧肩关节作为实验组,于肩峰内侧刺入植入物并贴三角肌后缘从肩峰外侧刺出,4号蚕丝线固定植入物后剪去其穿刺部。其中24只大鼠对侧肩关节不作任何处理,为正常对照组;余24只对侧肩关节同上法刺入植入物后即刻取出,作为假手术组。术后4 d开始驱赶大鼠跑步(下倾13.5°、17 m/min),每天1次,每次30min。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2、4、6、8周分别取12只大鼠处死,取双侧肩关节标本,作硬组织切片并Van Gieson染色,组织学观察冈下肌腱病理变化。 结果 术后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无感染发生;大鼠跛行2~3 d,4 d后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观察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冈下肌腱边缘光滑,无内部分层及断裂表现。实验组植入物定位准确,无移位;存在4种典型病理改变,其中冈下肌腱滑囊面部分断裂仅出现于2周(5只)和4周(2只),两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冈下肌腱内部分层撕裂主要出现在4周(10只)和6周(11只),与2周(2只)、8周(2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冈下肌腱关节面部分撕裂主要出现在6周(8例),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冈下肌腱全层撕裂主要出现于8周(10例),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条件下采用肩峰撞击征大鼠模型植入物成功建立了大鼠慢性肩袖损伤模型,该模型病理改变与慢性肩袖损伤临床病理进展相似度较高。

引用本文: 丁舒晨, 田臻, 马超然, 方学伟, 虞荣斌, 邱裕生, 王丽莎, 尹战海. 微创建立大鼠慢性肩袖损伤模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10): 1225-1230. doi: 10.7507/1002-1892.20140266 复制

  • 上一篇

    医用金属碎屑吸附装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下一篇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方法早期临床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