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方医科大学(广州,510515);
  • 2.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 3. 广州军区总医院骨科医院;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远期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且随访5年的72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男41例,女31例;年龄35~65岁,平均40.5岁。腰椎管狭窄症35例,退变性腰椎不稳2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17例。病程6~28个月,平均9个月。病变节段:L3、4 6例,L4、5 37例,L5、S1 29例。手术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疗效,并计算改善率;随访时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评价手术节段融合情况,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前凸角,观察邻近节段退变情况。 结果 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200~450 mL,平均280 mL,术中均行自体血回输;术后卧床时间3~7 d,平均4.5 d,住院时间10~18 d,平均12 d。术中无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72例均获随访5年。术后3个月、1年及5年ODI分别为(8.2±2.6)、(6.9±1.9)、(6.4±1.3)分,均较术前(41.5±3.5)分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1年及5年的ODI改善率分别为87.3%±1.2%、90.1%±0.8%、91.6%±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92,P=0.375)。术后3个月、1年及5年椎间隙前凸角分别为(5.1±1.2)、(5.0±0.5)、(5.4±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70,P=0.453)。术后5年椎间融合率达100%,无邻近节段退变发生。 结论 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无需辅助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即可获得可靠的腰椎稳定性,远期疗效肯定。

引用本文: 刘恩志, 尹庆水, 郭东明. 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远期随访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5): 540-543. doi: 10.7507/1002-1892.20140121 复制

  • 上一篇

    显微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 下一篇

    静脉注射甘露醇或地塞米松对腰椎融合术后腰腿痛作用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