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森皓 1 , 段琛 2 , 郭伟 1 , 贾鑫 1 , 熊江 1 , 许永乐 1 , 刘杰 1 , 张韬 1 , 宋玉祥 1
  • 1. 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853);
  • 2. 南开大学医学院;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覆膜Cheatham-platinum(CP)支架治疗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3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5例Co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3~56岁,平均27.7岁。共16处病变,其中15处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以远,1处位于左颈总动脉起始部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之间。根据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覆膜CP支架和BIB(balloon in balloon)球囊,在透视引导下,顺序扩张内、外球囊,将覆膜CP支架准确置于病变部位,记录跨缩窄段收缩压压差及缩窄程度改变情况。 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跨缩窄段收缩压压差由术前(58.1±19.5)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为术后即刻(6.2±5.6)mm Hg,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由术前73.8%±12.8%下降为术后即刻16.7%±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83,P=0.000;t=15.631,P=0.000)。患者穿刺点愈合良好,无穿刺点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及明显皮下血肿发生,患者术后48 h内均可下床适度行走。住院时间为6~18 d,平均11.1 d。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1个月,平均29.7个月。患者头晕症状均明显减轻,运动耐量明显改善;上、下肢动脉收缩压压差均<20 mm Hg;末次随访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7.725,P=0.000;t=3.651,P=0.000)。主动脉造影示支架位置正常,形态良好,无夹层及动脉瘤形成,无再缩窄发生。 结论 采用覆膜CP支架治疗青少年及成人CoA的近中期疗效良好,并发症率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引用本文: 贾森皓, 段琛, 郭伟, 贾鑫, 熊江, 许永乐, 刘杰, 张韬, 宋玉祥. 覆膜Cheatham-platinum支架治疗主动脉缩窄的疗效观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4): 503-506. doi: 10.7507/1002-1892.20140113 复制

  • 上一篇

    肢端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
  • 下一篇

    动物模型血栓长度及重量比较探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