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营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山东东营,25709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探讨经后路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加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经后路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加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的30例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男14例,女16例;年龄48~67岁,平均56.7岁。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滑脱相关参数[滑移百分数(percentage of slipping,PS)、椎间隙高度、滑脱角(angle of slip,AS)],脊柱相关参数[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联合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TLJ)、C7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脊柱-骨盆角(spino-sacral angle,SSA)]和骨盆相关参数[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记录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以及ODI评分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像学参数及功能评分变化值间的相关性。 结果患者术后滑脱相关参数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除TLJ和TK外,其余各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SVA变化值与PS、PI、PT、LL、SS、AS、SSA及ODI变化值间存在线性相关;SSA变化值与PS、PI、LL、SS、AS、PT及ODI变化值间存在线性相关。 结论经后路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加椎弓根固定可明显改善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状态,SVA及SSA重建能获得更好的手术疗效。

引用本文: 李亮,隋海涛,于学忠,姜保恩. 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融合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及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11): 1338-1344. doi: 10.7507/1002-1892.20130291 复制

  • 上一篇

    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 下一篇

    腰骶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性大脑性瘫痪中远期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