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综述腰骶部椎体滑脱发病和发展机制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腰骶部椎体滑脱国际脊柱畸形学会(SDSG)分型方法的实用价值。 方法 查阅近年与腰骶部椎体滑脱发生和发展机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结合SDSG分型方法综合分析。 结果 骨盆指数(pelvic incidence,PI)是影响脊柱矢状面平衡和导致腰骶部椎体滑脱产生的关键因素。滑脱Meyerding分度、PI和脊柱-骨盆的平衡情况是影响滑脱是否进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滑脱治疗方式和预后效果的关键因素。腰骶部椎体滑脱SDSG分型方法与Wiltse、Marchetti-Bartolozzi和Mac-Thiong-Labelle等分型方法相比,组内个体同质性更好,可信度更佳,能更好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宜将SDSG分型方法作为腰骶部椎体滑脱的分型标准。

引用本文: 龚全,孔清泉. 腰骶部椎体滑脱的生物力学认识和分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9): 1134-1137. doi: 10.7507/1002-1892.20130247 复制

  • 上一篇

    周期性力学刺激对成肌细胞自身抗原表达的影响
  • 下一篇

    小肠黏膜下层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