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100853);;
  • 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足外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通过术后早期及延迟负重比较,探讨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talus,OLT)行微骨折术后负重时间对疗效的影响,为指导术后康复锻炼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小面积OLT( lt; 2 cm2)拟行微骨折术治疗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术后早期负重组(n=22)和延迟负重组(n=2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损伤原因、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gt; 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于关节镜下行关节面清理及微骨折术治疗。早期负重组患者术后即在“8”字护踝保护下完全负重,延迟负重组患者6周后开始逐渐负重。 结果术中关节镜下测量,早期负重组软骨损伤面积为(1.24 ± 0.35)cm2,延迟负重组为(1.25 ± 0.42)cm2,损伤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93);两组软骨损伤分级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 —1.45,P=0.15)。术后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及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lt; 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gt; 0.05)。早期负重组回归工作时间为(6.35 ± 1.93)个月,显著早于延迟负重组的(8.75 ± 1.48)个月(t= —4.10,P=0.00)。 结论对于小面积OLT,微骨折术后早期负重与延迟负重近期疗效相似,但早期负重患者回归工作时间显著提前。

引用本文: 李淑媛,王俊良曲峰刘畅刘玉杰王志刚魏民. 负重时间对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微骨折术疗效的影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6): 657-661. doi: 10.7507/1002-1892.20130146 复制

  • 上一篇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康复干预对术后早期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 下一篇

    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伴腕掌关节脱位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