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北京,100048);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犬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方法,并进行培养和鉴定。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12只新生比格犬脐带共12根,脐带长(13.0 ± 1.5)cm。PBS液冲洗后,各取4根脐带注入1%Ⅰ型胶原酶分别消化脐静脉5、7、10 min后,收集细胞并行锥虫蓝计数;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待细胞爬满培养瓶后以1∶2比例传代。取Ⅰ型胶原酶消化7 min获得的第3代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进行细胞鉴定;MTT检测细胞增殖。 结果消化5、10 min后未收集到或偶尔收集到血管内皮细胞;消化7 min可见大量血管内皮细胞,培养24 h后细胞呈多角形,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逐渐呈“铺路石”样生长,细胞核较大,多为单核,少数细胞为双核,传代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vWF和CD31表达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培养细胞 vWF阳性表达率为99.0% ± 0.7%,CD31阳性表达率为98.0% ± 1.2%,提示培养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MTT检测示,随培养时间延长,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速度明显提高。 结论采用酶消化法从犬脐静脉中分离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操作简便,且细胞数量多、纯度高。

引用本文: 胡泉,柴家科,刘玲英,侯玉森,王一贺,李百玲,杨红明. 犬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4): 460-463. doi: 10.7507/1002-1892.20130105 复制

  • 上一篇

    连续多次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脂肪移植成活率及移植质量的影响
  • 下一篇

    BMSCs来源细胞外基质支架对微骨折骨髓刺激术后血凝块体外软骨化分化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