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成都,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时重建骨盆稳定性的效果。 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DDH患儿392例(440髋)。其中男68例(82髋),女324例(358髋);年龄1岁6个月~5岁,平均3岁3个月。DDH按照Tonnis分型标准分型:Ⅰ型13髋,Ⅱ型304髋,Ⅲ型82髋,Ⅳ型41髋。术前摄骨盆正位X线片,根据股骨头向外、上移位程度及髋臼指数判断髋关节脱位程度以决定手术方式。341髋行髋关节开放复位、Salter截骨术,99髋行Salter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患儿均采用自体髂骨植骨,2根可吸收棒固定截骨断端及植骨块。 结果术后第1天骨盆正位X线片示,患髋均达中心性复位,截骨处无连接不稳定、移植骨块移位发生。368例(413髋)获随访,随访时间1~7年,平均3年10个月。术后3个月无1 例出现植骨不稳定而移位,亦无内固定棒脱出或排斥反应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中心性复位率达100%;髋关节负重行走后358例无跛行、髋关节活动受限等术前症状,术后髋关节稳定,Allis征和Ortalani征阴性。随访患儿身高增长均未见异常。末次随访时根据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获优390髋、良16髋、可7髋,优良率98.3%;按Severin X线评定标准,获优386髋、良17髋、可10髋,优良率97.6%。 结论可吸收棒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DDH时可牢固固定植骨块,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再次手术等优点。

引用本文: 谢晓丽,唐学阳,蒋欣,彭明惺,刘利君. 可吸收棒在Salter术中重建骨盆稳定性的应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4): 428-431. doi: 10.7507/1002-1892.20130099 复制

  • 上一篇

    骨骺牵开保骺术在儿童股骨骨肉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 下一篇

    两种抗凝药物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的影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