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广州,51028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bFGF和副甲状腺激素相关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对TGF-β1诱导兔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2月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只,雌雄不限,体重1.6~2.1 kg;取兔胫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细胞行团块状立体培养,并按照不同诱导条件分为TGF-β1组(A组)、TGF-β1/bFGF组(B组)、TGF-β1/21 d bFGF组(C组)、TGF-β1/PTHrP组(D组)、TGF-β1/21d PTHrP组(E组)。于团块状立体培养开始时,各组均加入10 ng/mL TGF-β1;B、D组同时加入10 ng/mL bFGF或10 ng/mL PTHrP;C、E组于培养21 d时对应加入10 ng/ mL bFGF或10 ng/mL PTHrP。培养后1、2、3、4、5、6周检测各组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标志性基因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ColⅠ)、ColⅡ、ColⅩ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13的表达,1、2、3、4、6周检测ALP活性,6周时行1,9二甲基亚甲蓝(1,9-dimethylmethylene blue,DMMB)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 结果RT-PCR检测示,3周后C、E组ColⅠ基因表达呈显著下降趋势,4、5周时A组显著高于C、E组(P  lt; 0.05),3~6周A组显著高于B、D组(P  lt; 0.05);B、C组3、4周时及D、E组3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C、E组3周后ColⅡ、ColⅩ基因表达均逐渐下降,4~6周时显著低于A组(P  lt; 0.05);B、D组各时间点两基因表达均未见显著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A组各时间点MMP-13均未见明显表达,3周时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D组显著高于A、E组(P  lt; 0.05)。随着时间延长A组ALP活性逐渐升高,4周后C、E组显著下降,均低于A组(P  lt; 0.05);B、C组间及D、E组间比较,仅在2、3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DMMB染色显示6周时A组软骨陷窝明显,其余各组软骨陷窝明显较少。 结论bFGF和PHTrP能通过改变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解,抑制TGF-β1诱导的兔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这种抑制作用不仅通过抑制ColⅩ基因表达而实现,可能还通过抑制其他软骨分化相关蛋白实现。

引用本文: 刘印,贺利平,田京. 不同时期bFGF或副甲状腺激素相关肽对TGF-β1诱导的兔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2): 199-206. doi: 10.7507/1002-1892.20130044 复制

  • 上一篇

    细胞共培养法诱导兔脂肪来源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 下一篇

    PKH26标记结合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在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