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陶思源, 王妍潼, 黄文治, 郭琳雯, 康霞, 乔甫. 2021 年某医院重点科室工作人员免费流感疫苗接种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23, 38(3): 398-402. doi: 10.7507/1002-0179.202202015 复制
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播病原体,每年可导致全球 3500 万例严重呼吸道感染和 3600 万例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1]。近年来,国内流感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至 2018 年,我国流感年发病率为 0.55‰[2]。医务人员由于其工作环境特殊性,相较于普通人群,具有更高的流感感染风险[3-5],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感染最有效的方法[6-7],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每年为卫生保健工作者接种流感疫苗。我国虽然尚未将流感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文要求医疗机构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流感疫苗接种服务,以增加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覆盖率[8]。一项多中心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18 年-2019 年流感疫苗接种季中我国卫生保健工作人员的疫苗接种率仅为 11.6%,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 75%[9]。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 2021 年 11 月开展重点科室工作人员免费流感疫苗集中接种工作,基于此,本研究对该医院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进行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流感疫苗接种的原因,探讨可能影响疫苗接种的各种因素,以期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最终达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依托于 2021 年 11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的流感高风险科室工作人员免费流感疫苗接种项目。研究对象为流感重点科室的所有职工。重点科室,即具有较高流感传播风险或患者基础条件较差、在发生流感感染后容易产生较严重并发症的科室,根据《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10],感染性疾病科、儿科、呼吸科、急诊科、发热门诊等可看作重点科室,本研究根据医院医疗流程及科室设置实际,将重点科室范围拓展至含门诊、急诊、呼吸、重症、感染、老年、血液、肾脏、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皮肤性病等在内的 19 个部门/科室/病房。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审批号:2022 年审(283)号。
1.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参考类似的调查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问卷内容[1, 9, 11]进行问卷设计,条目经专家讨论修改后确定。调查问卷内容包含:① 工作人员基础信息:包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岗位类别、工作年限等信息;② 流感疫苗接种认知调查:包含对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行为及疫苗接种原因等信息。
所有接受疫苗接种的调查对象均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填写调查问卷,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发放,接种现场设置专人负责问卷条目答疑并核验问卷填写的完整性。此外,由于本研究仅对接受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发放问卷调查,因此,目标科室未接种工作人员基础信息来源于医院人事系统。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χ2 检验;等级资料以例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Mann-Whitney 秩和检验。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 logistic 回归(向前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探讨可能影响工作人员进行疫苗接种的因素。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接种者基本情况
19 个重点科室的总人数为 3369 人,其中 1101 人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32.7%。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101 份,回收 1101 份,有效问卷 1101 份。调查结果显示,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以女性为主(占 88.1%),年龄为(36.4±8.3)岁,文化程度集中在大学学历(占 71.8%),工作人员以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居多(占 62.3%),超过一半的接种者拥有 10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占 55.4%)。见表1。

2.2 接种者流感疫苗接种原因及既往接种史
工作人员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74.3% 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属于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64.4% 的调查对象认为当下流感的传播风险较高,而分别有 60.8% 和 60.4% 的接种对象认为流感疫苗是安全的、接种疫苗后可以保护周围免疫功能较弱的人,上述原因是本次研究中调查对象接种流感疫苗最主要的 4 个原因。此外,47.7% 的调查对象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是认为疫苗是有效的,21.0% 的调查对象将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这是一项集体行为。较少的调查对象将疫苗是免费的(15.2%)、曾经得过流感(3.8%)或为了完成工作任务(2.9%)作为本次疫苗接种的主要原因。见表2。

对调查对象既往流感疫苗接种史调查结果显示,4.8% 的调查对象上一次流感疫苗接种在 2018 年及以前,41.2% 的调查对象在 2020 年曾接种过流感疫苗,而 47.0% 的调查对象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见表3。

2.3 流感疫苗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分析
已接种工作人员年龄及女性占比均大于未接种人员(P<0.001),两组文化程度、岗位、工作年限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3.2 多因素分析
以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岗位及工作年限)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向前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从事护理工作、工作年限≥11 年的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更高(P<0.05),而大学学历的工作人员接种可能性更低(P<0.05)。见表4、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21 年流感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点科室工作人员通过医院渠道免费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 32.7%,高于前期研究中我国医务人员的平均流感疫苗接种率(11.6%)[9];而国内另一项对呼吸医学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的调查中显示,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67%[12],其中,通过医疗机构免费途径接受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占比为 68.5%,接种率为 45.9%,略高于本次调查结果。本研究的接种人群为接受医院免费疫苗接种项目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工作人员还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接种流感疫苗,例如自费、保险报销等,因此,研究中重点科室工作人员的实际疫苗接种率会高于调查结果显示的 32.7%。
对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60% 的接种对象将本次流感疫苗接种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以下 4 个原因:① 认为自己属于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自己;② 秋冬季流感传播风险较高;③ 认为流感疫苗是安全的;④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周围免疫力较弱的人。该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几项研究[11-13]结果类似,无论是否接种流感疫苗,医务人员普遍认为自己有更高的流感感染风险,接种流感疫苗可同时保护患者。此外,本研究还对调查对象既往流感疫苗接种史进行调查,记录调查对象最近一次流感疫苗接种时间,在本次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中,47% 表示此前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猜测这一部分人群本次接种流感疫苗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大流行有关。Wang 等[14]的研究发现,COVID-19 大流行改变了公众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播疾病疫苗重要性的认知和接种意愿;Paguio 等[15]通过谷歌搜索大数据分析发现了类似结果,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全球范围内人们对流感和流感疫苗关注度明显提升,出现了搜索高峰。一项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流感疫苗是医务人员预防 COVID-19 感染的保护因素[16],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 COVID-19 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7],此外,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发展成为 COVID-19 重症患者的可能性也更小[18]。种种正面研究结果的报道可能也是人们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选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原因。
但需要承认的是,该院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相对比美国(78.4%~92%[19-20])、英国(68%[21])和墨西哥(63.5%[11])等国家也还有很大差异。本研究依托医院人事系统调取了重点科室未接种疫苗人员的基础信息,与已接种人员进行对比,以探讨影响疫苗接种率的可能因素,结果发现,女性、低学历、从事护理工作和拥有较长工作年限等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更高。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几项研究[22-23]类似,提示在调动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主观能动性时,应分析人群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接种水平,例如,对于文化程度更高的医务人员,在进行流感疫苗宣传时,应侧重采用证据资料,增强其对疫苗接种的信心;对于医生、技师或非一线人员,应从政策宣传、改善疫苗可及性或完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保障等方面进行疫苗接种动员工作。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 2018 年提出,医疗机构要为本单位医务人员提供免费疫苗接种服务[8],保证高风险科室全员接种,而医务人员作为流感高风险人群,应朝着“应接尽接”而努力。事实上,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采取强制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24],实施强制性疫苗接种政策确实是最有效的促进疫苗接种的干预措施[25],但是否落地还需考虑更多现实因素,部分工作人员可能由于存在接种禁忌不具备疫苗接种条件。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局限于重点科室已接种人员,虽然人事系统个人信息较为准确,但研究仍然缺乏对未接种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态度、认知、未接种原因等信息的收集,未来研究可增加该部分内容的收集,此外,还可了解医务人员对不同流感疫苗接种政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追踪接种人群与未接种人群中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发病率,多角度增强结论说服力,推动疫苗接种工作有效落地。
综上所述,2021 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整体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32.7%,仍然还有较多提升空间,女性、低学历、从事护理工作和拥有较长工作年限等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更高,未来可以考虑从增强医务人员对疫苗接种的信心、加强政策宣传、改善疫苗可及性以及完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保障等方面促进疫苗接种工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播病原体,每年可导致全球 3500 万例严重呼吸道感染和 3600 万例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1]。近年来,国内流感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至 2018 年,我国流感年发病率为 0.55‰[2]。医务人员由于其工作环境特殊性,相较于普通人群,具有更高的流感感染风险[3-5],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感染最有效的方法[6-7],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每年为卫生保健工作者接种流感疫苗。我国虽然尚未将流感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文要求医疗机构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流感疫苗接种服务,以增加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覆盖率[8]。一项多中心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18 年-2019 年流感疫苗接种季中我国卫生保健工作人员的疫苗接种率仅为 11.6%,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 75%[9]。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 2021 年 11 月开展重点科室工作人员免费流感疫苗集中接种工作,基于此,本研究对该医院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进行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流感疫苗接种的原因,探讨可能影响疫苗接种的各种因素,以期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最终达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依托于 2021 年 11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的流感高风险科室工作人员免费流感疫苗接种项目。研究对象为流感重点科室的所有职工。重点科室,即具有较高流感传播风险或患者基础条件较差、在发生流感感染后容易产生较严重并发症的科室,根据《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10],感染性疾病科、儿科、呼吸科、急诊科、发热门诊等可看作重点科室,本研究根据医院医疗流程及科室设置实际,将重点科室范围拓展至含门诊、急诊、呼吸、重症、感染、老年、血液、肾脏、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皮肤性病等在内的 19 个部门/科室/病房。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审批号:2022 年审(283)号。
1.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参考类似的调查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问卷内容[1, 9, 11]进行问卷设计,条目经专家讨论修改后确定。调查问卷内容包含:① 工作人员基础信息:包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岗位类别、工作年限等信息;② 流感疫苗接种认知调查:包含对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行为及疫苗接种原因等信息。
所有接受疫苗接种的调查对象均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填写调查问卷,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发放,接种现场设置专人负责问卷条目答疑并核验问卷填写的完整性。此外,由于本研究仅对接受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发放问卷调查,因此,目标科室未接种工作人员基础信息来源于医院人事系统。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χ2 检验;等级资料以例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Mann-Whitney 秩和检验。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 logistic 回归(向前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探讨可能影响工作人员进行疫苗接种的因素。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接种者基本情况
19 个重点科室的总人数为 3369 人,其中 1101 人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32.7%。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101 份,回收 1101 份,有效问卷 1101 份。调查结果显示,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以女性为主(占 88.1%),年龄为(36.4±8.3)岁,文化程度集中在大学学历(占 71.8%),工作人员以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居多(占 62.3%),超过一半的接种者拥有 10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占 55.4%)。见表1。

2.2 接种者流感疫苗接种原因及既往接种史
工作人员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74.3% 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属于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64.4% 的调查对象认为当下流感的传播风险较高,而分别有 60.8% 和 60.4% 的接种对象认为流感疫苗是安全的、接种疫苗后可以保护周围免疫功能较弱的人,上述原因是本次研究中调查对象接种流感疫苗最主要的 4 个原因。此外,47.7% 的调查对象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是认为疫苗是有效的,21.0% 的调查对象将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这是一项集体行为。较少的调查对象将疫苗是免费的(15.2%)、曾经得过流感(3.8%)或为了完成工作任务(2.9%)作为本次疫苗接种的主要原因。见表2。

对调查对象既往流感疫苗接种史调查结果显示,4.8% 的调查对象上一次流感疫苗接种在 2018 年及以前,41.2% 的调查对象在 2020 年曾接种过流感疫苗,而 47.0% 的调查对象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见表3。

2.3 流感疫苗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分析
已接种工作人员年龄及女性占比均大于未接种人员(P<0.001),两组文化程度、岗位、工作年限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3.2 多因素分析
以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岗位及工作年限)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向前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从事护理工作、工作年限≥11 年的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更高(P<0.05),而大学学历的工作人员接种可能性更低(P<0.05)。见表4、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21 年流感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点科室工作人员通过医院渠道免费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 32.7%,高于前期研究中我国医务人员的平均流感疫苗接种率(11.6%)[9];而国内另一项对呼吸医学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的调查中显示,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67%[12],其中,通过医疗机构免费途径接受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占比为 68.5%,接种率为 45.9%,略高于本次调查结果。本研究的接种人群为接受医院免费疫苗接种项目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工作人员还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接种流感疫苗,例如自费、保险报销等,因此,研究中重点科室工作人员的实际疫苗接种率会高于调查结果显示的 32.7%。
对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60% 的接种对象将本次流感疫苗接种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以下 4 个原因:① 认为自己属于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自己;② 秋冬季流感传播风险较高;③ 认为流感疫苗是安全的;④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周围免疫力较弱的人。该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几项研究[11-13]结果类似,无论是否接种流感疫苗,医务人员普遍认为自己有更高的流感感染风险,接种流感疫苗可同时保护患者。此外,本研究还对调查对象既往流感疫苗接种史进行调查,记录调查对象最近一次流感疫苗接种时间,在本次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中,47% 表示此前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猜测这一部分人群本次接种流感疫苗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大流行有关。Wang 等[14]的研究发现,COVID-19 大流行改变了公众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播疾病疫苗重要性的认知和接种意愿;Paguio 等[15]通过谷歌搜索大数据分析发现了类似结果,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全球范围内人们对流感和流感疫苗关注度明显提升,出现了搜索高峰。一项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流感疫苗是医务人员预防 COVID-19 感染的保护因素[16],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 COVID-19 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7],此外,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发展成为 COVID-19 重症患者的可能性也更小[18]。种种正面研究结果的报道可能也是人们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选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原因。
但需要承认的是,该院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相对比美国(78.4%~92%[19-20])、英国(68%[21])和墨西哥(63.5%[11])等国家也还有很大差异。本研究依托医院人事系统调取了重点科室未接种疫苗人员的基础信息,与已接种人员进行对比,以探讨影响疫苗接种率的可能因素,结果发现,女性、低学历、从事护理工作和拥有较长工作年限等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更高。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几项研究[22-23]类似,提示在调动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主观能动性时,应分析人群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接种水平,例如,对于文化程度更高的医务人员,在进行流感疫苗宣传时,应侧重采用证据资料,增强其对疫苗接种的信心;对于医生、技师或非一线人员,应从政策宣传、改善疫苗可及性或完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保障等方面进行疫苗接种动员工作。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 2018 年提出,医疗机构要为本单位医务人员提供免费疫苗接种服务[8],保证高风险科室全员接种,而医务人员作为流感高风险人群,应朝着“应接尽接”而努力。事实上,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采取强制措施以提高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24],实施强制性疫苗接种政策确实是最有效的促进疫苗接种的干预措施[25],但是否落地还需考虑更多现实因素,部分工作人员可能由于存在接种禁忌不具备疫苗接种条件。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局限于重点科室已接种人员,虽然人事系统个人信息较为准确,但研究仍然缺乏对未接种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态度、认知、未接种原因等信息的收集,未来研究可增加该部分内容的收集,此外,还可了解医务人员对不同流感疫苗接种政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追踪接种人群与未接种人群中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发病率,多角度增强结论说服力,推动疫苗接种工作有效落地。
综上所述,2021 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整体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32.7%,仍然还有较多提升空间,女性、低学历、从事护理工作和拥有较长工作年限等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更高,未来可以考虑从增强医务人员对疫苗接种的信心、加强政策宣传、改善疫苗可及性以及完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保障等方面促进疫苗接种工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