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夏青红, 吴非, 王仁秋, 罗艳丽. 巡回加强岗在眼科日间手术间的应用效果研究. 华西医学, 2021, 36(2): 201-204. doi: 10.7507/1002-0179.202008097 复制
眼科日间手术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手术以短、频、快为主,手术时间最短的仅需几分钟[1-2];手术涉及的精密仪器设备较多,操作流程复杂,保养要求高[3-4];因专科疾病的特殊性,眼科手术以老年患者居多,对术中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9]。而手术室护理人力的不足是目前我国医院面临的普遍问题[10-12]。手术室护士的严重缺乏导致大多医院眼科手术间常规仅配置 1 名手术护士,需同时承担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从而导致眼科手术护士工作超负荷,手术配合不到位,患者术中护理安全隐患大,医护人员满意度低等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手术室设立眼科日间手术间 4 间,手术种类包括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患者以老年患者和患儿居多,普遍存在视力障碍。为了提高眼科手术间护理质量和安全,提升手术室管理效能,我院从 2019 年 7 月开始在眼科日间手术间设立巡回加强岗,负责对眼科手术间进行力量加强,现对其效果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被调查人员为我院手术室护士和眼科手术医生。其中,手术室护士 15 名,包括眼科专业护士 8 名,眼科机动护士 4 名,低年级轮转护士 3 名;眼科手术医生 21 名。纳入标准:2018 年 12 月前与医院正式签定人事或劳动合同的手术护士和眼科医生。排除标准:外出支援、进修、病产假等在调查时间段内不在院的医护人员。
1.2 方法
1.2.1 设立眼科巡回加强岗
自 2019 年 7 月开始,我院在眼科日间手术间设立 1 个巡回加强岗,由工作 10 年以上的眼科专业护士担任,明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负责 4 个眼科手术间的护理力量加强和业务指导。巡回加强岗护士上班时间与手术间护士相同,下班时间需根据各手术间眼科手术具体运行情况而定,以各手术间当天最后 1 台手术均已开台,不再需要力量加强为标准。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 关注 4 个眼科手术间手术进程,密切巡视,随时协助频率较快手术间的手术配合,主要负责无菌手术桌的准备及手术开台配合;② 协助解决手术配合中的疑难问题及突发情况;③ 负责眼科手术间低年级轮转护士的带教及指导工作;④ 负责手术间护士外出如厕、用餐等期间的轮换工作。
1.2.2 资料收集
分别于 2019 年 6 月(加强岗设立前)和 2020 年 1 月(加强岗设立后)采用问卷星的形式,收集 21 名眼科手术医生对术中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并收集 15 名眼科手术护士对术中关键环节配合的应对力、对排班及工作负荷的满意度以及受到手术医生的抱怨和指责情况(加强岗设立前后被调查人员相同),同时回顾性统计 2018 年下半年和 2019 年下半年眼科日间手术总量及日间手术间开放时长。问卷均采用 Likert 5 级计分法[13-14]。其中,手术医生和护士满意度问卷分为“不满意”到“满意”5 个等级,1 分为不满意,5 分为满意,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手术护士对术中配合关键环节的应对力评分分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5 个等级,1 分为非常不同意,5 分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护士的认可度越高,护士的应对力越好;手术护士受到手术医生的抱怨和指责情况评分分为“没有”到“经常有”5 个等级,1 分为没有,5 分为经常有,得分越高,表示受到医生的抱怨和指责越多。特别说明,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对于手术量及手术间开放时长,采用加强岗设立前后的同期数据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加强岗设立前后手术护士对术中关键环节配合的应对力评分比较
加强岗设立后手术护士对术中关键环节的应对力评分中各单项评分和总评分均较加强岗设立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加强岗设立前后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满意度评分比较
加强岗设立前后手术医生对护士无菌操作规范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而手术医生对护士用物准备、手术安全核查、术中物品供应、手术换台时间、患者体位安置、手术配合熟练度及有效沟通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加强岗设立后均较加强岗设立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加强岗设立后,手术护士对排班合理性、工作负荷以及总体的满意度评分较加强岗设立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此外,加强岗设立前护士受到手术医生的抱怨和指责情况评分为(3.60±1.18)分,加强岗设立后为(2.33±0.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50,P=0.000)。


2.3 眼科日间手术量及手术间开放时长的变化
设立巡回加强岗后,2019 年 7 月-12 月眼科日间手术总量为 4 392 例,4 个眼科日间手术间平均开放时长为 488 min,相比 2018 年同期手术总量(4 121 例)和手术间开放时长(479 min)均有所增加。其中,手术总量相对于加强岗设立前提高了 6.58%,增幅明显;而手术间开放时长同比增加了 1.88%,增幅相对较小。
3 讨论
3.1 巡回加强岗改革了传统排程模式
我院手术室在传统排程模式中,根据护理人力结构现状,眼科手术间常规安排 1 名手术护士。设立巡回加强岗后,改变了传统定岗定位的排程模式,研究结果与张亚楠等[15]和崔雯等[16]的研究相似,可在现有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尽可能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调配,提升护士术中关键环节配合的应对能力,有效提高眼科手术护理质量和效率。原因可能为:眼科巡回加强岗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对各手术间进行力量加强,如对手术换台环节的力量加强,可提高手术间换台效率;对低年级护士等力量薄弱手术间的加强,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协助;对术中仪器故障、患者抢救等突发情况的力量加强,可有效保障手术正常运行和患者安全管理。
3.2 巡回加强岗可提升手术间管理效能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由于眼科手术量大,手术短、频、快,术中所用仪器设备较多,设备精密,操作复杂,导致手术护士常常超负荷工作,影响手术配合和护理质量[17]。本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巡回加强岗后,在手术间开放时长增幅较小的情况下,手术量增长较明显;加强岗设立后手术医生对手术换台时间的满意度评分提高,表明加强岗的设立提高了手术间周转效率。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巡回加强岗后,手术医生对护士的抱怨和指责减少,对术中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巡回加强岗护士对眼科连台手术换台期间的重点力量加强,使手术护理配合实现无缝衔接,手术台周转更加顺畅,提升了手术间运行效能;同时,护士对术中关键环节配合应对能力的提升,有效避免了一名护士在手术配合中时间仓促、应对无力等问题,从而提高了手术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
3.3 实施岗位管理可确保加强岗护士能效的有效发挥
护理岗位管理是根据实际工作任务设定岗位,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岗位测评和考核结果发放薪酬的管理制度[18-19]。本研究依据护理岗位管理相关理论,结合临床需求和眼科巡回加强岗的工作框架,制定加强岗岗位职责表,明确岗位要求。岗位职责主要包括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等[20]。同时,结合岗位职责及医护满意度测评,定期对加强岗人员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测加强岗人员胜任情况及工作质量,有效调动了加强岗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管理能力,确保了加强岗护士能效的有效发挥。
综上所述,眼科巡回加强岗的设立改革了传统排程模式,实现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手术室管理效能,符合眼科日间手术运行模式的需求,能有效改善眼科日间手术配合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借鉴。但是,本研究中由于我院眼科医生和眼科专业手术护士实际数量有限,问卷调查样本量较小。后期可结合多中心研究,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眼科日间手术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手术以短、频、快为主,手术时间最短的仅需几分钟[1-2];手术涉及的精密仪器设备较多,操作流程复杂,保养要求高[3-4];因专科疾病的特殊性,眼科手术以老年患者居多,对术中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9]。而手术室护理人力的不足是目前我国医院面临的普遍问题[10-12]。手术室护士的严重缺乏导致大多医院眼科手术间常规仅配置 1 名手术护士,需同时承担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从而导致眼科手术护士工作超负荷,手术配合不到位,患者术中护理安全隐患大,医护人员满意度低等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手术室设立眼科日间手术间 4 间,手术种类包括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患者以老年患者和患儿居多,普遍存在视力障碍。为了提高眼科手术间护理质量和安全,提升手术室管理效能,我院从 2019 年 7 月开始在眼科日间手术间设立巡回加强岗,负责对眼科手术间进行力量加强,现对其效果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被调查人员为我院手术室护士和眼科手术医生。其中,手术室护士 15 名,包括眼科专业护士 8 名,眼科机动护士 4 名,低年级轮转护士 3 名;眼科手术医生 21 名。纳入标准:2018 年 12 月前与医院正式签定人事或劳动合同的手术护士和眼科医生。排除标准:外出支援、进修、病产假等在调查时间段内不在院的医护人员。
1.2 方法
1.2.1 设立眼科巡回加强岗
自 2019 年 7 月开始,我院在眼科日间手术间设立 1 个巡回加强岗,由工作 10 年以上的眼科专业护士担任,明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负责 4 个眼科手术间的护理力量加强和业务指导。巡回加强岗护士上班时间与手术间护士相同,下班时间需根据各手术间眼科手术具体运行情况而定,以各手术间当天最后 1 台手术均已开台,不再需要力量加强为标准。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 关注 4 个眼科手术间手术进程,密切巡视,随时协助频率较快手术间的手术配合,主要负责无菌手术桌的准备及手术开台配合;② 协助解决手术配合中的疑难问题及突发情况;③ 负责眼科手术间低年级轮转护士的带教及指导工作;④ 负责手术间护士外出如厕、用餐等期间的轮换工作。
1.2.2 资料收集
分别于 2019 年 6 月(加强岗设立前)和 2020 年 1 月(加强岗设立后)采用问卷星的形式,收集 21 名眼科手术医生对术中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并收集 15 名眼科手术护士对术中关键环节配合的应对力、对排班及工作负荷的满意度以及受到手术医生的抱怨和指责情况(加强岗设立前后被调查人员相同),同时回顾性统计 2018 年下半年和 2019 年下半年眼科日间手术总量及日间手术间开放时长。问卷均采用 Likert 5 级计分法[13-14]。其中,手术医生和护士满意度问卷分为“不满意”到“满意”5 个等级,1 分为不满意,5 分为满意,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手术护士对术中配合关键环节的应对力评分分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5 个等级,1 分为非常不同意,5 分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护士的认可度越高,护士的应对力越好;手术护士受到手术医生的抱怨和指责情况评分分为“没有”到“经常有”5 个等级,1 分为没有,5 分为经常有,得分越高,表示受到医生的抱怨和指责越多。特别说明,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对于手术量及手术间开放时长,采用加强岗设立前后的同期数据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加强岗设立前后手术护士对术中关键环节配合的应对力评分比较
加强岗设立后手术护士对术中关键环节的应对力评分中各单项评分和总评分均较加强岗设立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加强岗设立前后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满意度评分比较
加强岗设立前后手术医生对护士无菌操作规范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而手术医生对护士用物准备、手术安全核查、术中物品供应、手术换台时间、患者体位安置、手术配合熟练度及有效沟通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加强岗设立后均较加强岗设立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加强岗设立后,手术护士对排班合理性、工作负荷以及总体的满意度评分较加强岗设立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此外,加强岗设立前护士受到手术医生的抱怨和指责情况评分为(3.60±1.18)分,加强岗设立后为(2.33±0.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50,P=0.000)。


2.3 眼科日间手术量及手术间开放时长的变化
设立巡回加强岗后,2019 年 7 月-12 月眼科日间手术总量为 4 392 例,4 个眼科日间手术间平均开放时长为 488 min,相比 2018 年同期手术总量(4 121 例)和手术间开放时长(479 min)均有所增加。其中,手术总量相对于加强岗设立前提高了 6.58%,增幅明显;而手术间开放时长同比增加了 1.88%,增幅相对较小。
3 讨论
3.1 巡回加强岗改革了传统排程模式
我院手术室在传统排程模式中,根据护理人力结构现状,眼科手术间常规安排 1 名手术护士。设立巡回加强岗后,改变了传统定岗定位的排程模式,研究结果与张亚楠等[15]和崔雯等[16]的研究相似,可在现有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尽可能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调配,提升护士术中关键环节配合的应对能力,有效提高眼科手术护理质量和效率。原因可能为:眼科巡回加强岗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对各手术间进行力量加强,如对手术换台环节的力量加强,可提高手术间换台效率;对低年级护士等力量薄弱手术间的加强,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协助;对术中仪器故障、患者抢救等突发情况的力量加强,可有效保障手术正常运行和患者安全管理。
3.2 巡回加强岗可提升手术间管理效能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由于眼科手术量大,手术短、频、快,术中所用仪器设备较多,设备精密,操作复杂,导致手术护士常常超负荷工作,影响手术配合和护理质量[17]。本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巡回加强岗后,在手术间开放时长增幅较小的情况下,手术量增长较明显;加强岗设立后手术医生对手术换台时间的满意度评分提高,表明加强岗的设立提高了手术间周转效率。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巡回加强岗后,手术医生对护士的抱怨和指责减少,对术中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巡回加强岗护士对眼科连台手术换台期间的重点力量加强,使手术护理配合实现无缝衔接,手术台周转更加顺畅,提升了手术间运行效能;同时,护士对术中关键环节配合应对能力的提升,有效避免了一名护士在手术配合中时间仓促、应对无力等问题,从而提高了手术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
3.3 实施岗位管理可确保加强岗护士能效的有效发挥
护理岗位管理是根据实际工作任务设定岗位,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岗位测评和考核结果发放薪酬的管理制度[18-19]。本研究依据护理岗位管理相关理论,结合临床需求和眼科巡回加强岗的工作框架,制定加强岗岗位职责表,明确岗位要求。岗位职责主要包括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等[20]。同时,结合岗位职责及医护满意度测评,定期对加强岗人员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测加强岗人员胜任情况及工作质量,有效调动了加强岗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管理能力,确保了加强岗护士能效的有效发挥。
综上所述,眼科巡回加强岗的设立改革了传统排程模式,实现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手术室管理效能,符合眼科日间手术运行模式的需求,能有效改善眼科日间手术配合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借鉴。但是,本研究中由于我院眼科医生和眼科专业手术护士实际数量有限,问卷调查样本量较小。后期可结合多中心研究,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