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瑜, 温莹, 张琼英.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与西甲硅油乳剂在胃镜检查的效果比较. 华西医学, 2016, 31(11): 1846-1849.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506 复制
电子胃镜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消化道疾病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然而在检查的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例如食管、胃内泡沫状黏液等),常常导致胃镜视野清不清晰、图像不真、检查时间相对延长、患者更加痛苦,且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耽误患者病情,影响救治效果[1]。为了应对此种情况,临床众多学者提出在电子胃镜检查前应用适量消泡剂,经研究证实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胃镜清晰度,渐渐该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胃镜检查中[2-3]。而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西甲硅油乳剂是临床常用的两种胃镜检查消泡剂,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效果良好,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4]。我们选取本院201例胃镜检查患者进行西甲硅油乳剂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效果对比研究,取得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10月门诊和住院部201例行胃镜检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自愿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住院患者;② 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③ 检查当日无任何服药史。排除标准:① 食管狭窄;② 上消化道出血;③ 食管、胃部切除手术史和肝硬化[5];④ 幽门梗阻。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1例)。研究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12~84岁,平均(44.4±4.5)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2例,胃慢性炎症12例,十二指肠疾病11例,食管疾病12例,胆汁反流11例,胃部其他疾病12例。对照组男51例,女50例;年龄14~83岁,平均(44.3±4.4)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3例,胃慢性炎症13例,十二指肠疾病11例,食管疾病11例,胆汁反流12例,胃部其他疾病11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签订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消泡剂的选取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为含有麻醉药成分的消泡剂,具有局部麻醉效果,目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已经广泛应用于胃镜检查[6]。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患者黏膜局部麻醉效果很快,使患者软腭、咽部、食管等处黏膜表面局部麻醉,阻滞了该处黏膜细胞的感受器,起暂时麻醉作用[7]。目前我院采用的消泡法为胃镜检查前20 min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消泡效果往往不佳,分析原因发现,国人成年男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4.8±2.1)cm,成年女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2.8±1.9)cm[8],空胃腔的容量为50 mL[9],10 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显然不能达到充分覆盖食管、胃黏膜的作用,从而影响消泡效果。
据文献报道,胃镜检查中西甲硅油乳剂在胃镜清晰度的提高明显优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本研究采用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和西甲硅油乳剂稀释液相比较,根据胃镜检查使用消泡剂的不同,使用统计软件程序产生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纳入顺序根据随机数表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1.3 材料与器械
德国柏林化学股份公司制造的西甲硅油乳剂(商品名:柏西,含西甲硅油40 mg/mL=25滴,每瓶30 mL);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每瓶含盐酸利多卡因 0.2 g/10 mL及适量二甲基硅油);全部采用Olympus GIF-Q260型电子胃镜。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前20 min口服西甲硅油乳剂15 mL加温开水35 mL,据研究结果显示,40%西甲硅油浓度获得的胃镜视野最清晰[11]。研究组患者胃镜检查前20 min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加温开水40 mL。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检查时间及两种药物的价格。
1.5 效果评定标准
两组胃镜检查消泡剂视野清晰度分级为清晰、基本清晰、不清晰。清晰:全胃无泡沫,视野清晰;基本清晰:胃窦无泡沫,视野清晰,胃体少许泡沫,视野尚清;不清晰:胃体、胃底、胃窦散在部分泡沫,视野受到影响[12]。
1.6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Excel(2010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清洁数据后经SPSS 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胃镜视野清晰度
研究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63例(63.00%),基本清晰34例(34.00%),不清晰3例(3.00%)。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70例(69.31%),基本清晰27例(26.73%),不清晰4例(3.96%)。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4,P=0.393)。见图 1、2。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胃镜检查患者服药后出现1例(1.00%)腹胀,对照组出现1例(0.99%)恶心,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2.3 检查时间及费用
研究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为(6.5±2.1)min,所服药物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价格为(9.0±1.2)元。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为(6.6±2.0)min,所服药物西甲硅油乳剂价格为(42.8±2.8)元。两组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8,P=0.647),两种药物价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44,P<0.001)。
3 讨论
胃镜检查时视野的清晰度直接影响到内镜医师的检查质量及结果,导致漏诊与误诊的几率上升[13]。患者接受检查前会表现出明显的紧张不安,常会不自觉地吞咽,大量口水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大量的泡沫混合胃黏液以后黏附于胃黏膜表面,影响内镜的观察[14]。临床多采取消泡剂来防止泡沫影响内镜检查结果,效果良好,而消泡剂多分为有机硅消泡剂与矿物油消泡剂、聚醚消泡剂等[15]。
西甲硅油乳剂为一种乳白色表面活性剂,香蕉味,服用后无咽部刺激,胃肠道不会吸收,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行[16]。该药的活性成分可以改变患者消化道中食糜与黏液内气泡的表面张力,并将其分解,释放出气体可以被肠壁吸收或者可以经肠蠕动排出[17]。服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麻醉效果好,也具有良好的消除泡沫作用,提升内镜检查视野[18]。本研究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对比相当(P>0.05),说明两种药物应用于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均较好。两组患者服药后临床总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当,均较少,安全可行。两组患者内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价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胃镜检查时间相当,均较短,患者痛苦少,而研究组患者服用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价格较对照组患者服用的西甲硅油乳剂便宜近5倍,出于患者自愿和安全考虑,我院采用的是西甲硅油一人一瓶,胃镜检查后剩余的15 mL患者自行处理,存在浪费的情况,因此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更为实惠。
综上所述,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与西甲硅油乳剂应用于胃镜检查中均效果良好,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高,药物不良反应少,可缩短检查时间,患者痛苦少,安全度高,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价格更便宜,性价比高,更值得临床推广。
电子胃镜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消化道疾病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然而在检查的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例如食管、胃内泡沫状黏液等),常常导致胃镜视野清不清晰、图像不真、检查时间相对延长、患者更加痛苦,且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耽误患者病情,影响救治效果[1]。为了应对此种情况,临床众多学者提出在电子胃镜检查前应用适量消泡剂,经研究证实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胃镜清晰度,渐渐该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胃镜检查中[2-3]。而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西甲硅油乳剂是临床常用的两种胃镜检查消泡剂,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效果良好,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4]。我们选取本院201例胃镜检查患者进行西甲硅油乳剂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效果对比研究,取得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10月门诊和住院部201例行胃镜检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自愿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住院患者;② 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③ 检查当日无任何服药史。排除标准:① 食管狭窄;② 上消化道出血;③ 食管、胃部切除手术史和肝硬化[5];④ 幽门梗阻。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1例)。研究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12~84岁,平均(44.4±4.5)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2例,胃慢性炎症12例,十二指肠疾病11例,食管疾病12例,胆汁反流11例,胃部其他疾病12例。对照组男51例,女50例;年龄14~83岁,平均(44.3±4.4)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3例,胃慢性炎症13例,十二指肠疾病11例,食管疾病11例,胆汁反流12例,胃部其他疾病11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签订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消泡剂的选取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为含有麻醉药成分的消泡剂,具有局部麻醉效果,目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已经广泛应用于胃镜检查[6]。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对患者黏膜局部麻醉效果很快,使患者软腭、咽部、食管等处黏膜表面局部麻醉,阻滞了该处黏膜细胞的感受器,起暂时麻醉作用[7]。目前我院采用的消泡法为胃镜检查前20 min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消泡效果往往不佳,分析原因发现,国人成年男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4.8±2.1)cm,成年女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2.8±1.9)cm[8],空胃腔的容量为50 mL[9],10 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显然不能达到充分覆盖食管、胃黏膜的作用,从而影响消泡效果。
据文献报道,胃镜检查中西甲硅油乳剂在胃镜清晰度的提高明显优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本研究采用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和西甲硅油乳剂稀释液相比较,根据胃镜检查使用消泡剂的不同,使用统计软件程序产生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纳入顺序根据随机数表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1.3 材料与器械
德国柏林化学股份公司制造的西甲硅油乳剂(商品名:柏西,含西甲硅油40 mg/mL=25滴,每瓶30 mL);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每瓶含盐酸利多卡因 0.2 g/10 mL及适量二甲基硅油);全部采用Olympus GIF-Q260型电子胃镜。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前20 min口服西甲硅油乳剂15 mL加温开水35 mL,据研究结果显示,40%西甲硅油浓度获得的胃镜视野最清晰[11]。研究组患者胃镜检查前20 min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加温开水40 mL。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检查时间及两种药物的价格。
1.5 效果评定标准
两组胃镜检查消泡剂视野清晰度分级为清晰、基本清晰、不清晰。清晰:全胃无泡沫,视野清晰;基本清晰:胃窦无泡沫,视野清晰,胃体少许泡沫,视野尚清;不清晰:胃体、胃底、胃窦散在部分泡沫,视野受到影响[12]。
1.6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Excel(2010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清洁数据后经SPSS 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胃镜视野清晰度
研究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63例(63.00%),基本清晰34例(34.00%),不清晰3例(3.00%)。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70例(69.31%),基本清晰27例(26.73%),不清晰4例(3.96%)。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4,P=0.393)。见图 1、2。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胃镜检查患者服药后出现1例(1.00%)腹胀,对照组出现1例(0.99%)恶心,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2.3 检查时间及费用
研究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为(6.5±2.1)min,所服药物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价格为(9.0±1.2)元。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为(6.6±2.0)min,所服药物西甲硅油乳剂价格为(42.8±2.8)元。两组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8,P=0.647),两种药物价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44,P<0.001)。
3 讨论
胃镜检查时视野的清晰度直接影响到内镜医师的检查质量及结果,导致漏诊与误诊的几率上升[13]。患者接受检查前会表现出明显的紧张不安,常会不自觉地吞咽,大量口水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大量的泡沫混合胃黏液以后黏附于胃黏膜表面,影响内镜的观察[14]。临床多采取消泡剂来防止泡沫影响内镜检查结果,效果良好,而消泡剂多分为有机硅消泡剂与矿物油消泡剂、聚醚消泡剂等[15]。
西甲硅油乳剂为一种乳白色表面活性剂,香蕉味,服用后无咽部刺激,胃肠道不会吸收,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行[16]。该药的活性成分可以改变患者消化道中食糜与黏液内气泡的表面张力,并将其分解,释放出气体可以被肠壁吸收或者可以经肠蠕动排出[17]。服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麻醉效果好,也具有良好的消除泡沫作用,提升内镜检查视野[18]。本研究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对比相当(P>0.05),说明两种药物应用于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均较好。两组患者服药后临床总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当,均较少,安全可行。两组患者内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价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胃镜检查时间相当,均较短,患者痛苦少,而研究组患者服用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价格较对照组患者服用的西甲硅油乳剂便宜近5倍,出于患者自愿和安全考虑,我院采用的是西甲硅油一人一瓶,胃镜检查后剩余的15 mL患者自行处理,存在浪费的情况,因此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更为实惠。
综上所述,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与西甲硅油乳剂应用于胃镜检查中均效果良好,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高,药物不良反应少,可缩短检查时间,患者痛苦少,安全度高,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稀释液价格更便宜,性价比高,更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