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的转归,研究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HBV-ACLF患者321例,收集患者入院后基线及ALSS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3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321例患者在30 d观察终点时,存活233例,死亡8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合并肝硬化基础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膜炎的发生率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分值、白细胞计数、血氨、肌酐、各阶段的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基础HBV-DNA载量、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基线凝血酶原活动度及3次ALSS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OR=2.337,P<0.001)、3次ALSS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OR=4.935,P<0.001)是预测经ALSS治疗的HBV-ACLF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BV-DNA(OR=0.403,P<0.001)、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OR=0.447,P<0.001)及3次ALSS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OR=0.332,P<0.001)是30 d预后的保护因素。 结论 白细胞计数、HBV-DNA载量、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3次ALSS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是影响ALSS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5个主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将其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对临床决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引用本文: 王铭, 陈芳, 谢艳, 唐红. 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16, 31(9): 1516-1520.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414 复制

  • 上一篇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在伤口领域中的应用
  • 下一篇

    海口老年消化道溃疡患者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