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惠, 向钱, 吕宇, 魏道琼, 吴佳玉. 两种医疗仪器设备表面消毒方法对比研究. 华西医学, 2016, 31(3): 451-453.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122 复制
医疗环境的物体表面,尤其是诊疗环境中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医院感染病原体生存或传播的重要媒介,故此对于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作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之一也越来越受关注[1]。近年来一次性使用的卫生湿巾作为环境物体表面或者皮肤表面的消毒用品出现在市面上,该类产品通常选用季铵盐类、醇类消毒剂作为消毒成分,相较于含氯制剂其不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所以更适宜用于医疗仪器表面的清洁消毒[2]。2014年1月-5月我们对卫生湿巾与纱布蘸取75%乙醇两种仪器表面的清洁消毒方式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清洁消毒效果、使用成本以及使用者体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卫生湿巾为伽玛卫生消毒用品(佛山)有限公司生产的Clinell伽玛卫生湿巾(强效杀菌型);75%乙醇为四川省伊洁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75%消毒乙醇;纱布为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的无菌脱脂纱布块。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仪为北京创新世纪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型号BT-112D。
1.2 方法
1.2.1 清洁消毒方法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进行清洁消毒。
1.2.2 清洁消毒效果对比试验
采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内的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将RICU内所有在用的呼吸机和监护仪随机划分为2组,每组25个采样点,分别用卫生湿巾和纱布蘸取75%乙醇擦拭清洁消毒前后,使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拭子采集呼吸机表面和心电监护仪表面(每个采样点5 cm×5 cm的面积,不规则表面如旋钮则全部采集),按照使用说明于ATP检测仪中读取相对发光度(RLU)值反映食品设备表面的污染程度,并进行效果比较。
1.2.3 使用成本比较
比较两种消毒方法对床单元清洁消毒所需的最少每日消耗量和成本价格。
1.2.4 使用者体验比较
RICU内所有12名医务人员使用卫生湿巾替代传统的纱布蘸取75%乙醇清洁消毒方式,1周后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共包括8个方面:① 清洁效果(肉眼判断);② 污垢吸附能力(肉眼判断);③ 使用方便性;④ 气味刺激性;⑤ 皮肤刺激性;⑥ 清洁消毒工作所需时间;⑦ 配备消毒湿巾对病房形象的提升;⑧ 总体使用感受。满意度评分中,卫生湿巾相对于纱布蘸取75%乙醇使用体验“很差”为-2分,“相同”为0分,“很好”为2分,由医务人员凭主观感受进行打分评判。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清洁消毒效果对比
纱布蘸取75%乙醇方式清洁消毒前RLU均值为3 557±1 748,卫生湿巾方式的采样点清洁消毒前RLU均值为4 304±1 86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湿巾清洁消毒后的RLU降低值与降低率相对纱布蘸取75%乙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使用成本比较
以每天仪器表面清洁消毒两次计算,用纱布蘸取75%乙醇方式清洁消毒,每床单元每日成本价为4.32元;而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方法每床单元每日成本价为3.60元。见表 2。

2.3 使用者体验比较
RICU医务人员使用卫生湿巾1周后进行两种清洁消毒方法比较满意度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张,收回有效问卷10张(2张因填写项目缺失而失效),8个主观评判项目均显示卫生湿巾使用体验优于传统的纱布蘸取70%乙醇。见表 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纱布蘸取75%乙醇这一传统清洁消毒方法相比,卫生湿巾清洁消毒后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测得的RLU降低值和降低率都更显著(P<0.05),说明卫生湿巾具有更好的清洁消毒能力。本次使用的卫生湿巾主要成分为复方季铵盐,杀菌谱广,作用可靠稳定,还具有不损伤物体表面或医疗器械表面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医疗环境清洁消毒。黄蔷薇等[4]将医用消毒湿巾用于血液透析机表面的消毒,发现医用消毒湿巾不仅消毒效果可靠、持续消毒效果佳,而且不会对贵重设备和精密仪器造成伤害。而传统的含氯消毒液稳定性差,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对器械有腐蚀性,不适用于精密仪器的清洁消毒[5]。75%乙醇由于其挥发性较强,故杀菌作用不稳定,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乙醇擦拭后RLU降低率较小,可能与其挥发性较强、不能在物体表面作用充分的时间有关。同时传统的清洁消毒方法,如含氯消毒液多由保洁人员配置,因保洁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低,培训不到位,造成消毒液浓度不准,导致消毒效果难以保持[6]。一次性消毒湿巾不但能保持较长的消毒效果,最重要的是更容易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
卫生湿巾虽然售价较高,但其使用成本相较纱布蘸取乙醇并不高,甚至更低。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卫生湿巾进行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RICU每床单元每日可节省成本0.72元。朱丽萍等[7]将一次性消毒湿巾与传统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方法进行综合性能分析,发现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医院内物体表面总体成本消耗并不比传统方法高,但可明显地节省人力和更加安全。在诊疗操作十分频繁的时候,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更能体现其便捷、高效的价值,如贾巍等[8]使用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B型超声探头进行消毒,发现较传统的消毒方法,一次性消毒湿巾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实用。本研究实际测试的结果也提示卫生湿巾更具成本优势。
本研究使用满意度调查表将使用者的主观感受进行量化,结果显示RICU的医务人员认为卫生湿巾在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上优势明显,较传统的纱布蘸取75%乙醇的方式使用体验更佳。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方式非常适宜在诊疗工作繁忙而病原体(尤其是多重耐药菌)传播风险又很高的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等区域使用。
综上,使用卫生湿巾进行仪器设备表面的清洁消毒在清洁消毒效果、使用成本、使用者体验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纱布蘸取75%乙醇清洁消毒方式,值得推广。
医疗环境的物体表面,尤其是诊疗环境中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医院感染病原体生存或传播的重要媒介,故此对于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作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之一也越来越受关注[1]。近年来一次性使用的卫生湿巾作为环境物体表面或者皮肤表面的消毒用品出现在市面上,该类产品通常选用季铵盐类、醇类消毒剂作为消毒成分,相较于含氯制剂其不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所以更适宜用于医疗仪器表面的清洁消毒[2]。2014年1月-5月我们对卫生湿巾与纱布蘸取75%乙醇两种仪器表面的清洁消毒方式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清洁消毒效果、使用成本以及使用者体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卫生湿巾为伽玛卫生消毒用品(佛山)有限公司生产的Clinell伽玛卫生湿巾(强效杀菌型);75%乙醇为四川省伊洁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75%消毒乙醇;纱布为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的无菌脱脂纱布块。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仪为北京创新世纪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型号BT-112D。
1.2 方法
1.2.1 清洁消毒方法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进行清洁消毒。
1.2.2 清洁消毒效果对比试验
采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内的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将RICU内所有在用的呼吸机和监护仪随机划分为2组,每组25个采样点,分别用卫生湿巾和纱布蘸取75%乙醇擦拭清洁消毒前后,使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拭子采集呼吸机表面和心电监护仪表面(每个采样点5 cm×5 cm的面积,不规则表面如旋钮则全部采集),按照使用说明于ATP检测仪中读取相对发光度(RLU)值反映食品设备表面的污染程度,并进行效果比较。
1.2.3 使用成本比较
比较两种消毒方法对床单元清洁消毒所需的最少每日消耗量和成本价格。
1.2.4 使用者体验比较
RICU内所有12名医务人员使用卫生湿巾替代传统的纱布蘸取75%乙醇清洁消毒方式,1周后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共包括8个方面:① 清洁效果(肉眼判断);② 污垢吸附能力(肉眼判断);③ 使用方便性;④ 气味刺激性;⑤ 皮肤刺激性;⑥ 清洁消毒工作所需时间;⑦ 配备消毒湿巾对病房形象的提升;⑧ 总体使用感受。满意度评分中,卫生湿巾相对于纱布蘸取75%乙醇使用体验“很差”为-2分,“相同”为0分,“很好”为2分,由医务人员凭主观感受进行打分评判。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清洁消毒效果对比
纱布蘸取75%乙醇方式清洁消毒前RLU均值为3 557±1 748,卫生湿巾方式的采样点清洁消毒前RLU均值为4 304±1 86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湿巾清洁消毒后的RLU降低值与降低率相对纱布蘸取75%乙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使用成本比较
以每天仪器表面清洁消毒两次计算,用纱布蘸取75%乙醇方式清洁消毒,每床单元每日成本价为4.32元;而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方法每床单元每日成本价为3.60元。见表 2。

2.3 使用者体验比较
RICU医务人员使用卫生湿巾1周后进行两种清洁消毒方法比较满意度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张,收回有效问卷10张(2张因填写项目缺失而失效),8个主观评判项目均显示卫生湿巾使用体验优于传统的纱布蘸取70%乙醇。见表 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纱布蘸取75%乙醇这一传统清洁消毒方法相比,卫生湿巾清洁消毒后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测得的RLU降低值和降低率都更显著(P<0.05),说明卫生湿巾具有更好的清洁消毒能力。本次使用的卫生湿巾主要成分为复方季铵盐,杀菌谱广,作用可靠稳定,还具有不损伤物体表面或医疗器械表面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医疗环境清洁消毒。黄蔷薇等[4]将医用消毒湿巾用于血液透析机表面的消毒,发现医用消毒湿巾不仅消毒效果可靠、持续消毒效果佳,而且不会对贵重设备和精密仪器造成伤害。而传统的含氯消毒液稳定性差,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对器械有腐蚀性,不适用于精密仪器的清洁消毒[5]。75%乙醇由于其挥发性较强,故杀菌作用不稳定,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乙醇擦拭后RLU降低率较小,可能与其挥发性较强、不能在物体表面作用充分的时间有关。同时传统的清洁消毒方法,如含氯消毒液多由保洁人员配置,因保洁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低,培训不到位,造成消毒液浓度不准,导致消毒效果难以保持[6]。一次性消毒湿巾不但能保持较长的消毒效果,最重要的是更容易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
卫生湿巾虽然售价较高,但其使用成本相较纱布蘸取乙醇并不高,甚至更低。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卫生湿巾进行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RICU每床单元每日可节省成本0.72元。朱丽萍等[7]将一次性消毒湿巾与传统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方法进行综合性能分析,发现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医院内物体表面总体成本消耗并不比传统方法高,但可明显地节省人力和更加安全。在诊疗操作十分频繁的时候,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更能体现其便捷、高效的价值,如贾巍等[8]使用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B型超声探头进行消毒,发现较传统的消毒方法,一次性消毒湿巾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实用。本研究实际测试的结果也提示卫生湿巾更具成本优势。
本研究使用满意度调查表将使用者的主观感受进行量化,结果显示RICU的医务人员认为卫生湿巾在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上优势明显,较传统的纱布蘸取75%乙醇的方式使用体验更佳。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方式非常适宜在诊疗工作繁忙而病原体(尤其是多重耐药菌)传播风险又很高的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等区域使用。
综上,使用卫生湿巾进行仪器设备表面的清洁消毒在清洁消毒效果、使用成本、使用者体验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纱布蘸取75%乙醇清洁消毒方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