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文曰, 印义琼, 梁涛, 刘春娟, 蒲琳. 术前应用医护双核查表效果的研究. 华西医学, 2015, 30(10): 1948-1950. doi: 10.7507/1002-0179.20150555 复制
术前准备质量是整个围手术期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1]。但患者术前准备的内容及参与准备的人员都较多,导致实际工作中术前准备常不够完善[2]。如果术前准备不到位,将会影响手术实施和手术效果,甚至发生意外和纠纷。医生与护士之间是一种可靠的合作关系,医护双方都能认可并接受各自的行为和责任范围,能保护双方的利益和有共同实现的目标[3]。因此如何医护协作,提高术前准备的质量,保证手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就成为科室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根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求,我科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了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表,于2013年7月正式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病房2013年4月-9月的647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7月-9月应用术前双核查表的315例择期手术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4月-6月未应用术前双核查表的332例择期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 胃肠外科手术住院患者,且患者思维正常,无智力问题,具备语言表达能力;② 既往无手术史。纳入观察组患者315例,其中男213例,女102例;年龄28~82岁,平均(53.6±3.6)岁。对照组患者332例,其中男227例,女105例;年龄22~78岁,平均(52.5±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医护人员均由同一病房同组医护人员担任。
1.2 研究方法
1.2.1 术前准备双核查表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医院的要求并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订胃肠外科术前准备双核查表,内容包括术前1 d 18时前核查、整改、复核情况3个部分,每部分表格内容均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双签字后在手术当天晨交班会上进行医护交接班,并对术前准备不完善的医疗组进行通报,发放缺项通报单。其中,术前1 d 18时前核查内容包括:术前检查自查表、手术部位标记、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用表、输血前全套、术中医嘱、术中化疗同意书以及患者自身准备。
1.2.2 调查方法
由科室护理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医护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制度的重要性、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表的内容、实施方法,并落实责任。对科室各层次医护人员逐一培训和指导;对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采用一帮一政策进行岗前培训。并由管理小组成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到临床现场检查医护人员的术前准备核查操作步骤或者随机抽查医护人员对相关制度的知晓情况,每日在晨交班会上对术前准备不完善的医疗组进行通报,发放缺项通报单,并将检查结果、缺项情况与绩效挂钩。科室管理小组对存在问题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对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质量追踪。
1.2.3 评价指标
包括术前准备完成率、患者满意度。① 术前准备完成率:根据术前1 d 18时前核查内容:术前检查自查表、手术部位标记、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用表、输血前全套、术中医嘱、术中化疗同意书和患者自身准备(如术前未按要求禁饮,佩戴饰品、假牙)9个部分,完成1个部分计1分,满分9分。再统计两组能达满分者的百分率,作为术前准备完成率。② 手术延误率:由于术前准备未完善导致手术推迟或者改期的患者所占百分率。③ 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住院患者体验与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计算得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由两人进行双录入和双核对,以保证数据准确性。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率和延误率采用χ2检验,患者满意率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率及手术延误率比较
医护准备双核查表应用后,术前准备完成情况以及手术延误现象较应用前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比较
医护准备双核查表应用后,观察组患者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56±2.45)%、(93.75±2.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71,P<0.001)。
3 讨论
医院每时每刻都存在医疗护理质量问题,医疗护理质量的改进是一个永不止境的过程[4-5],术前准备质量是整个围手术期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手术患者日趋增多[6-9],外科学的分科也日趋细化。因此对外科医生和护士的术前准备质量要求更高,而术前准备实施者既包括医生,也包括护士,所以要提高术前准备的完成率,就需要医护合作。医护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协作是多年来关注的重点,其重要性已在患者安全和健康保健的实施效果方面得到证实[10-11],医护一体实行术前核查作为一种新型的医护合作模式,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医护双方互相监督核查切实做到零风险管理[12],在保证术前准备的准确性的同时,减低了手术的风险。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表是实名签字,可以明确责任,提高医生护士的责任心,该表使用之后,规范了术前准备流程和内容,对医生护士的术前准备起到了指导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表应用后,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较执行前有明显改善。
使用医护双核查表前,医护人员各自在本班完成患者术前准备,很少有护士或者医生主动互相检查对方是否有遗漏,等到把患者送入手术室交接时才发现尚有术前准备未完成或质量未达到要求,致使手术无法按时进行或是取消手术。使用医护双核查后,规范细化了术前准备工作流程与预防管理机制,有效地避免了术前准备遗漏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由于术前准备未完成导致手术延误的现象,保证了手术按时进行,提高了患者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术前准备医护双核查表实行医护一体化,互相监督,同时规范了术前准备的流程,大大提高术前准备的完成率,保证了手术按时进行的同时,减低了手术风险,还能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值得推广。
术前准备质量是整个围手术期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1]。但患者术前准备的内容及参与准备的人员都较多,导致实际工作中术前准备常不够完善[2]。如果术前准备不到位,将会影响手术实施和手术效果,甚至发生意外和纠纷。医生与护士之间是一种可靠的合作关系,医护双方都能认可并接受各自的行为和责任范围,能保护双方的利益和有共同实现的目标[3]。因此如何医护协作,提高术前准备的质量,保证手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就成为科室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根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求,我科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了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表,于2013年7月正式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病房2013年4月-9月的647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7月-9月应用术前双核查表的315例择期手术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4月-6月未应用术前双核查表的332例择期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 胃肠外科手术住院患者,且患者思维正常,无智力问题,具备语言表达能力;② 既往无手术史。纳入观察组患者315例,其中男213例,女102例;年龄28~82岁,平均(53.6±3.6)岁。对照组患者332例,其中男227例,女105例;年龄22~78岁,平均(52.5±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医护人员均由同一病房同组医护人员担任。
1.2 研究方法
1.2.1 术前准备双核查表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医院的要求并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订胃肠外科术前准备双核查表,内容包括术前1 d 18时前核查、整改、复核情况3个部分,每部分表格内容均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双签字后在手术当天晨交班会上进行医护交接班,并对术前准备不完善的医疗组进行通报,发放缺项通报单。其中,术前1 d 18时前核查内容包括:术前检查自查表、手术部位标记、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用表、输血前全套、术中医嘱、术中化疗同意书以及患者自身准备。
1.2.2 调查方法
由科室护理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医护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制度的重要性、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表的内容、实施方法,并落实责任。对科室各层次医护人员逐一培训和指导;对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采用一帮一政策进行岗前培训。并由管理小组成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到临床现场检查医护人员的术前准备核查操作步骤或者随机抽查医护人员对相关制度的知晓情况,每日在晨交班会上对术前准备不完善的医疗组进行通报,发放缺项通报单,并将检查结果、缺项情况与绩效挂钩。科室管理小组对存在问题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对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质量追踪。
1.2.3 评价指标
包括术前准备完成率、患者满意度。① 术前准备完成率:根据术前1 d 18时前核查内容:术前检查自查表、手术部位标记、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用表、输血前全套、术中医嘱、术中化疗同意书和患者自身准备(如术前未按要求禁饮,佩戴饰品、假牙)9个部分,完成1个部分计1分,满分9分。再统计两组能达满分者的百分率,作为术前准备完成率。② 手术延误率:由于术前准备未完善导致手术推迟或者改期的患者所占百分率。③ 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住院患者体验与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计算得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由两人进行双录入和双核对,以保证数据准确性。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率和延误率采用χ2检验,患者满意率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成率及手术延误率比较
医护准备双核查表应用后,术前准备完成情况以及手术延误现象较应用前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比较
医护准备双核查表应用后,观察组患者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56±2.45)%、(93.75±2.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71,P<0.001)。
3 讨论
医院每时每刻都存在医疗护理质量问题,医疗护理质量的改进是一个永不止境的过程[4-5],术前准备质量是整个围手术期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手术患者日趋增多[6-9],外科学的分科也日趋细化。因此对外科医生和护士的术前准备质量要求更高,而术前准备实施者既包括医生,也包括护士,所以要提高术前准备的完成率,就需要医护合作。医护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协作是多年来关注的重点,其重要性已在患者安全和健康保健的实施效果方面得到证实[10-11],医护一体实行术前核查作为一种新型的医护合作模式,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医护双方互相监督核查切实做到零风险管理[12],在保证术前准备的准确性的同时,减低了手术的风险。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表是实名签字,可以明确责任,提高医生护士的责任心,该表使用之后,规范了术前准备流程和内容,对医生护士的术前准备起到了指导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医护一体术前准备双核查表应用后,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较执行前有明显改善。
使用医护双核查表前,医护人员各自在本班完成患者术前准备,很少有护士或者医生主动互相检查对方是否有遗漏,等到把患者送入手术室交接时才发现尚有术前准备未完成或质量未达到要求,致使手术无法按时进行或是取消手术。使用医护双核查后,规范细化了术前准备工作流程与预防管理机制,有效地避免了术前准备遗漏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由于术前准备未完成导致手术延误的现象,保证了手术按时进行,提高了患者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术前准备医护双核查表实行医护一体化,互相监督,同时规范了术前准备的流程,大大提高术前准备的完成率,保证了手术按时进行的同时,减低了手术风险,还能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