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 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物理技术中心 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与静态调强放射治疗(放疗)技术(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及其保护危及器官的价值。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13年3月1日-9月30日接受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的15例患者。在pinnacle 9.2计划系统上分别对同一CT扫描图像进行3种技术的设计:二弧VMAT计划、7野IMRT计划和4野3D-CRT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2.0 Gy/25次。比较3种放疗技术的靶区适形指数、均匀性指数、D98%D2%D50%,危及器官关注体积的受照剂量,并对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进行分析。 结果 3种计划均能达到对靶区的有效覆盖。IMRT和VMAT的适形度明显优于3D-CRT。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IMRT、VMAT计划与3D-CRT计划相比,明显降低了骨盆V20、直肠和膀胱V50,小肠V40V50的受照体积(P<0.05),尤其显著降低了小肠高剂量(50 Gy)和骨盆低剂量(20 Gy)的受照体积。IMRT和VMAT计划在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上无明显差异。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较7野IMRT计划减少(P>0.05),VMAT的治疗时间较IMRT治疗时间减少200 s(P<0.01)。 结论 宫颈癌术后放疗VMAT计划具有与7野IMRT计划相当甚至略好的剂量分布,明显优于3D-CRT计划。在加速器跳数和治疗时间上,VMAT占优势。

引用本文: 沈亚丽, 李霞, 赵娅琴, 柏森, 许峰. 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容积旋转调强与静态调强和三维适形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华西医学, 2015, 30(6): 1096-1100. doi: 10.7507/1002-0179.20150314 复制

  • 上一篇

    脑梗死患者的社区康复研究
  • 下一篇

    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