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心理综合病房(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无缝隙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1 年病情稳定出院患者 56 例,患者在院内康复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无缝隙康复模式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分别于研究开始时、康复训练后 3 个月及 6 个月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及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daptability、partnership、growth、affection、resolve,APGAR),评估患者系统康复前后社会功能及家庭关怀指数的变化。 结果  纳入患者共 56 例,患者在康复训练前与康复训练后 3 个月、6 个月的 APGAR 和 PSP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 3 个月、6 个月的 APGAR 和 PSP 评分均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而且康复训练后 6 个月的 APGAR 和 PSP 评分亦优于康复训练后 3 个月(P<0.05)。此外, APGAR 和 PSP 呈正相关,即当 APGAR 评分增高时,PSP 评分亦同时增高(P<0.05)。 结论  医院-社区无缝隙康复模式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疾病康复提供积极作用。

引用本文: 叶应华, 申文武, 陈娟, 曹秉蓉. 医院-社区无缝隙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华西医学, 2017, 32(1): 85-89. doi: 10.7507/1002-0179.201503060 复制

  • 上一篇

    品管圈活动降低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
  • 下一篇

    基于护士满意的护理质量控制模式的建立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