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郑咏池, 唐仕炜. 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在医院药房中的应用. 华西医学, 2014, 29(6): 1146-1148. doi: 10.7507/1002-0179.20140352 复制
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现编制床位800张,医院药房的药品种类众多,现有的调剂发药工作流程已不适用医院发展的需求,只有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弥补人员的不足,同时减少药品的调剂差错。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医院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相应得以完善和提高。2012年12月,我科借助医院信息系统(HIS),将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引入药房药品调剂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传统的调剂模式
1.1 传统的调剂模式流程
医师开具处方或医嘱,前台药师审核后打出调剂单,后台药师根据调剂单的药品名称寻找药品摆放的具体位置并取药,取完药后交给前台药师复核发出(图 1)。

1.2 传统调剂模式的缺点
药师在取药之前完全凭借记忆确认药品的具体位置,这就要求药师对药品的位置必须十分熟悉。随着药房药品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多,要记住繁多药品的具体位置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医院引进了新药,药师常常不能立即找到新药的位置。HIS以往打印出来的摆药汇总单无药品货位号,药品按照名称进行排序,药师在调剂时常常需要在药房货架过道往返多次才能调剂好一个摆药单的药品,从而加重了劳动强度,也容易出现调剂差错[1]。
2 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的应用
2.1 编码准备
根据中心药房药品剂型、性质及储存条件等特性,并结合药房条件对药品合理分类:如针剂、口服制剂、外用药、贵重药品、冷藏药品等药品类别、药理性质、价格、使用频率、使用量和药房空间等合理分类摆放于固定位置,并且在摆放该药品的位置贴上标有药品名称及规格的标签,每大类药品再在货架醒目位置挂上类别标识牌[2]。
2.2 编码规则
中心药房药品货位号由7位组成,第1个两位数由01~99组成,表示药品货架的号码,各药房中所有的货架和冷藏柜均进行了编码,且每个药房中的货位号均从01开始顺序排列;第2个两位数由01~09组成,表示某个货架中第几层;第3个两位数同样由01~09组成,表示某个货架某层中从左至右第几种药品;最后1位是大写字母,M代表门诊药房,J代表急诊药房,Z代表住院药房,K代表药品库房。比如09-09-09M,表示门诊药房第9个货架上第9层从左至右第9个药品;05-02-03J,表示急诊药房第5个货架上第2层的第3个药品;06-01-05Z,表示住院药房第6个货架上第1层的第5个药品。这样的编制保证了药品货位号的唯一性,是一种准确的药品定位码。
2.3 软件录入设定
将编排好的药品货位号录入到HIS系统的“库存管理”中货位号一栏并保存。如果某些药品的货位号改变时,进行“库存管理”修改即可。在录入药品货位号后,调整摆药单打印设置,将货位号在药品名称前面打印出来,同时设置摆药汇总单使药品顺序按照货位号升序排列。
2.4 货位号的应用
完成准备工作后,目前医师完成开具处方或医嘱,摆药汇总单会显示药品的货位号,而且摆药汇总单中药品按照货位号进行排序,药师按照药品货位号顺序和货位号到对应的货架上取药,避免了来回往返走动,一次就可以取齐所有的药品(图 2)。

货位号除了方便调剂之外,还有利于药品的查找。药房药品种类较多,一些不常用的药品容易被遗忘,即使工作时间长的药师也不一定能记住所有的药品。药品采用架位号管理以后,只需在HIS系统中查找该药品,就能根据其货位号快速、准确将其定位[3]。
同时在每月的盘点中,药品盘存表根据药品货位号升序排列生成打印,每张盘存表上的药品均按照实际摆放顺序排列,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盘存表上药品货位号顺序清单即可,从而使盘点操作更加简便[4]。
3 效果与优势
3.1 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采用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后,药师调剂时不再需要完全凭借记忆搜寻药品位置,只需要记住货架位置即可。这样大大降低了对药品位置的熟悉程度的要求,即使是实习学生在了解药品货位号编制规则后也能在1~2 h内上手,单就取药速度来说,在药品货位号的帮助下,实习学生在1个星期内就至少可以达到熟练药师70%的工作量。目前按照摆药汇总单发药时,熟练药师工作时间较以往降低了20%~30%,工作的劳动强度因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的实施而大大降低。
3.2 明显减少了调剂差错的发生
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的实施大大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使药师在进行“四查十对”时更加从容,因而减少了调剂差错的发生。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在我院实施7个多月以来,药剂科发生的调剂差错发生率较去年同期降低了36.7%。其他医院在应用药品货位号管理后也在降低调剂差错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黄渚[5]报道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在使用药品货位号管理后调剂差错下降了68.3%。常见的调剂错误类型有:药品品种差错、药品剂型剂量差错、药品包装相似所致差错、同一药名不同生产厂家所致差错、药品数量差错、药品的用法用量差错、电子处方差错、错发患者、发出不合格药品等[6]。其中,药品品种差错、药品剂量差错、药品包装差错,这3类可统称为易混淆药品引发的差错,对于这些药品应该尽量在分药柜放置或在同一药柜上分层摆放,以往无药品货位号之前为方便药师找到同一类型的药物常常摆放比较靠近而易导致错发[7]。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为易混淆药品分开摆放提供了基础,现在我院的所有易混淆药品实现了分层摆放,这样大大降低了易混淆药品错发的几率。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使取药变得“傻瓜化”,实习学生出错的几率也大大减低,为带教实习生提供了有利条件[8]。
3.3 解决了药房人员轮转上手难的问题
我院药房的药师存在各个调剂部门轮转的情况,大致是每半年轮转一次,同时也有大量实习生也在各个药房快速轮转,因此存在新轮转人员对药房情况熟悉时间需要较长的问题。货位号管理模式应用后,通过HIS系统的提示,使每个药品的摆放位置更加明确,使人员轮转熟悉时间较长的问题迎刃而解[9]。
3.4 经济效益明显
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调剂差错发生,为医院避免了医疗纠纷,使医院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收益,同时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只是利用了HIS系统原有的功能,并未增加任何的成本。
4 讨论
在药品货位号编制时,一些医院选择了4位编码规则[10],前2位表示货架编号,第3位表示第几层,第4位表示药品的定位码。这种方式适用于长度较短的货架,当某层货架上摆放了超过9种药品时就无法对药品进行准确定位了;同时因为未对全院多个药房之间进行区分,在进行全院库存查询某个药品时出现了多个药品货位码,这时就容易混淆。故为方便以后药品的摆放,我们选择了7位的货位号编码方式,特别是最后1位用字母表示可以清楚表示出药品所在药房。7位的货位号编码规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目前我们只在调剂药房使用了药品货位号,下一步将在药库[11]中推行以提高药库的工作效率。
我院的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降低药师对药品位置的熟悉程度要求的同时,也使药师对药品本身的了解程度降低。另外停电会使HIS系统无法使用,药师在查找药品的准确度、速度将大大降低。为此我院各个药房还定期打印了一本所属药房的药品货位号目录,该目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价格、货位号,按照药品名称拼音顺序进行排序,以备HIS系统无法使用时查询药物位置。
实践表明,中心药房采用货位号对药品进行管理后,通过流程优化,使药品调剂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不仅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减少了调剂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药品调剂的质量,提高了服务水平,而且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管货位号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仍不失为是当前药房药品管理中一种较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值得在各级医院药房推广。
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现编制床位800张,医院药房的药品种类众多,现有的调剂发药工作流程已不适用医院发展的需求,只有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弥补人员的不足,同时减少药品的调剂差错。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医院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相应得以完善和提高。2012年12月,我科借助医院信息系统(HIS),将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引入药房药品调剂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传统的调剂模式
1.1 传统的调剂模式流程
医师开具处方或医嘱,前台药师审核后打出调剂单,后台药师根据调剂单的药品名称寻找药品摆放的具体位置并取药,取完药后交给前台药师复核发出(图 1)。

1.2 传统调剂模式的缺点
药师在取药之前完全凭借记忆确认药品的具体位置,这就要求药师对药品的位置必须十分熟悉。随着药房药品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多,要记住繁多药品的具体位置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医院引进了新药,药师常常不能立即找到新药的位置。HIS以往打印出来的摆药汇总单无药品货位号,药品按照名称进行排序,药师在调剂时常常需要在药房货架过道往返多次才能调剂好一个摆药单的药品,从而加重了劳动强度,也容易出现调剂差错[1]。
2 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的应用
2.1 编码准备
根据中心药房药品剂型、性质及储存条件等特性,并结合药房条件对药品合理分类:如针剂、口服制剂、外用药、贵重药品、冷藏药品等药品类别、药理性质、价格、使用频率、使用量和药房空间等合理分类摆放于固定位置,并且在摆放该药品的位置贴上标有药品名称及规格的标签,每大类药品再在货架醒目位置挂上类别标识牌[2]。
2.2 编码规则
中心药房药品货位号由7位组成,第1个两位数由01~99组成,表示药品货架的号码,各药房中所有的货架和冷藏柜均进行了编码,且每个药房中的货位号均从01开始顺序排列;第2个两位数由01~09组成,表示某个货架中第几层;第3个两位数同样由01~09组成,表示某个货架某层中从左至右第几种药品;最后1位是大写字母,M代表门诊药房,J代表急诊药房,Z代表住院药房,K代表药品库房。比如09-09-09M,表示门诊药房第9个货架上第9层从左至右第9个药品;05-02-03J,表示急诊药房第5个货架上第2层的第3个药品;06-01-05Z,表示住院药房第6个货架上第1层的第5个药品。这样的编制保证了药品货位号的唯一性,是一种准确的药品定位码。
2.3 软件录入设定
将编排好的药品货位号录入到HIS系统的“库存管理”中货位号一栏并保存。如果某些药品的货位号改变时,进行“库存管理”修改即可。在录入药品货位号后,调整摆药单打印设置,将货位号在药品名称前面打印出来,同时设置摆药汇总单使药品顺序按照货位号升序排列。
2.4 货位号的应用
完成准备工作后,目前医师完成开具处方或医嘱,摆药汇总单会显示药品的货位号,而且摆药汇总单中药品按照货位号进行排序,药师按照药品货位号顺序和货位号到对应的货架上取药,避免了来回往返走动,一次就可以取齐所有的药品(图 2)。

货位号除了方便调剂之外,还有利于药品的查找。药房药品种类较多,一些不常用的药品容易被遗忘,即使工作时间长的药师也不一定能记住所有的药品。药品采用架位号管理以后,只需在HIS系统中查找该药品,就能根据其货位号快速、准确将其定位[3]。
同时在每月的盘点中,药品盘存表根据药品货位号升序排列生成打印,每张盘存表上的药品均按照实际摆放顺序排列,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盘存表上药品货位号顺序清单即可,从而使盘点操作更加简便[4]。
3 效果与优势
3.1 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采用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后,药师调剂时不再需要完全凭借记忆搜寻药品位置,只需要记住货架位置即可。这样大大降低了对药品位置的熟悉程度的要求,即使是实习学生在了解药品货位号编制规则后也能在1~2 h内上手,单就取药速度来说,在药品货位号的帮助下,实习学生在1个星期内就至少可以达到熟练药师70%的工作量。目前按照摆药汇总单发药时,熟练药师工作时间较以往降低了20%~30%,工作的劳动强度因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的实施而大大降低。
3.2 明显减少了调剂差错的发生
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的实施大大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使药师在进行“四查十对”时更加从容,因而减少了调剂差错的发生。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在我院实施7个多月以来,药剂科发生的调剂差错发生率较去年同期降低了36.7%。其他医院在应用药品货位号管理后也在降低调剂差错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黄渚[5]报道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在使用药品货位号管理后调剂差错下降了68.3%。常见的调剂错误类型有:药品品种差错、药品剂型剂量差错、药品包装相似所致差错、同一药名不同生产厂家所致差错、药品数量差错、药品的用法用量差错、电子处方差错、错发患者、发出不合格药品等[6]。其中,药品品种差错、药品剂量差错、药品包装差错,这3类可统称为易混淆药品引发的差错,对于这些药品应该尽量在分药柜放置或在同一药柜上分层摆放,以往无药品货位号之前为方便药师找到同一类型的药物常常摆放比较靠近而易导致错发[7]。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为易混淆药品分开摆放提供了基础,现在我院的所有易混淆药品实现了分层摆放,这样大大降低了易混淆药品错发的几率。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使取药变得“傻瓜化”,实习学生出错的几率也大大减低,为带教实习生提供了有利条件[8]。
3.3 解决了药房人员轮转上手难的问题
我院药房的药师存在各个调剂部门轮转的情况,大致是每半年轮转一次,同时也有大量实习生也在各个药房快速轮转,因此存在新轮转人员对药房情况熟悉时间需要较长的问题。货位号管理模式应用后,通过HIS系统的提示,使每个药品的摆放位置更加明确,使人员轮转熟悉时间较长的问题迎刃而解[9]。
3.4 经济效益明显
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调剂差错发生,为医院避免了医疗纠纷,使医院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收益,同时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只是利用了HIS系统原有的功能,并未增加任何的成本。
4 讨论
在药品货位号编制时,一些医院选择了4位编码规则[10],前2位表示货架编号,第3位表示第几层,第4位表示药品的定位码。这种方式适用于长度较短的货架,当某层货架上摆放了超过9种药品时就无法对药品进行准确定位了;同时因为未对全院多个药房之间进行区分,在进行全院库存查询某个药品时出现了多个药品货位码,这时就容易混淆。故为方便以后药品的摆放,我们选择了7位的货位号编码方式,特别是最后1位用字母表示可以清楚表示出药品所在药房。7位的货位号编码规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目前我们只在调剂药房使用了药品货位号,下一步将在药库[11]中推行以提高药库的工作效率。
我院的药品货位号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降低药师对药品位置的熟悉程度要求的同时,也使药师对药品本身的了解程度降低。另外停电会使HIS系统无法使用,药师在查找药品的准确度、速度将大大降低。为此我院各个药房还定期打印了一本所属药房的药品货位号目录,该目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价格、货位号,按照药品名称拼音顺序进行排序,以备HIS系统无法使用时查询药物位置。
实践表明,中心药房采用货位号对药品进行管理后,通过流程优化,使药品调剂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不仅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减少了调剂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药品调剂的质量,提高了服务水平,而且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管货位号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仍不失为是当前药房药品管理中一种较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值得在各级医院药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