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030 蚌埠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郑志);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肖文玮、李春霞);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高糖诱导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BRECs)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激酶的活性变化及其对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BRECs, 取4~8代细胞用于实验。采用含5 mmol/L葡萄糖(正常糖组)、30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和10 μmol/L ATM激酶特异性抑制剂KU55933(干预组)的细胞培养液培养BRECs。细胞培养48 h后,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ATM(P-ATM)、磷酸化细胞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P38)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 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水平; 碘化丙啶和赫斯特染料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检测内皮细胞屏障的通透性。 结果 与正常糖组比较, 高糖组P-ATM、P-P38、P-ERK1/2蛋白表达均增高; 与高糖组比较, 干预组P-ATM蛋白表达降低, p-p38、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3组间P-ATM、P-P38、P-ERK1/2蛋白表达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6.00、14 010.00、985.10, P<0.05)。与正常糖组比较, 高糖组、干预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均升高, 干预组升高幅度更明显; 3组间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8.00, P<0.05)。高糖组ROS含量(t=2.98、10.91)、BRECs细胞凋亡率(t=4.31、11.14)均较正常糖组升高, 而又明显低于干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糖组比较, 高糖组、干预组细胞旁通透率均升高, 干预组升高更明显; 3组间细胞旁通透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223.00, P<0.05)。 结论 高糖诱导的BRECs中P-ATM表达、ROS水平、细胞凋亡率及细胞旁通透率均增高, 其机制可能与P38、ERK、VEGF有关。

引用本文: 鲁理, 郑志, 李静文, 肖文玮, 李春霞. 高糖诱导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激酶活性变化及其对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4, 30(6): 604-607.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4.06.016 复制

  • 上一篇

    红景天对模拟高海拔缺氧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以及缺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 下一篇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球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