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 100045;
  •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 100045;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中国儿童Ⅰ型唾液酸沉积症(SD)眼底“樱桃红斑”(CS)与神经系统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循证医学研究。以“中国”、“唾液酸沉积症”、“Sialidosis”、“Sialidoses”、“China”为中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数据库PubMed进行检索。病例均来自中国且符合Ⅰ型SD诊断标准。根据眼底检查有(+)无(−)CS表现,将患儿分为CS+组、CS−组。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眼底CS发生与神经系统表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68篇文献,最终纳入17篇文献进行分析;对其中同时纳入CS+、CS−患儿的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SD患儿4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中位数12岁。视力下降、眼底CS分别为37(90.2%,37/41;无记录2例)、24(55.8%,24/43)例;肌阵挛、共济失调、癫痫分别为42(97.7%,42/43)、39(95.1%,39/41;无记录2例)、32(91.4%,32/35;无记录8例)例。42例为NEU1基因突变所致,1例无记录。CS+组、CS-组癫痫发作分别为20(100.0%,20/20)、12(80.0%,12/15)例,CS+组癫痫发生率较CS−组明显增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CS+组、CS−组患儿肌阵挛或共济失调[相对危险度(RR)=1.13,95%可信区间(CI)0.79~1.63,P=0.49]、癫痫(RR=1.13,95%CI 0.84~2.06,P=0.24)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人群儿童Ⅰ型SD眼底CS发生率为55.8%;其与神经系统表现无相关性,但伴CS者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CS者。

引用本文: 左华欣, 周晓芳, 任晓暾, 施维, 李莉, 余继锋, 彭春霞. 43例中国儿童Ⅰ型唾液酸沉积症眼部与神经系统表现相关性的meta分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4, 40(1): 52-57.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1007-00404 复制

版权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中华眼底病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

  • 上一篇

    学龄期儿童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和厚度分析
  • 下一篇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及感染后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