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 20008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各类眼底疾病晚期造成的黄斑病变是导致低视力的常见病因。目前的医学技术难以逆转黄斑功能的丧失,因此有助于改善视觉系统、利用残余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值得关注。黄斑中心凹损伤并不意味着整个视网膜功能受损,中心凹旁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视网膜区域可以充当旁中心注视的作用。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只有对这些潜在的旁中心注视点采取适当的训练才有可能形成稳定的旁中心注视,完成视觉系统的功能重塑,从而有效地利用残余视功能。2021年我国已经发表了低视力康复临床指南,为了加强疾病的精准管理,制定专门针对黄斑病变低视力患者的视觉训练标准操作流程,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起并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经验,经过反复讨论形成此共识(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号:PREPARE-2023CN199),供眼科临床医师、视光医师及康复医师等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参考应用。

引用本文: 俞素勤, 许迅. 中国黄斑病变低视力患者康复训练的专家共识.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3, 39(5): 360-367.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0404-00150 复制

版权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中华眼底病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

  • 上一篇

    充分利用影像检查新技术,进一步深入探索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关键问题
  • 下一篇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积血危险因素分析